中新社米蘭10月16日電(記者 歐陽開宇 沈晨) 對於意大利《ILCAFFEGEOPOLITICO》報撰稿人馬克來說,中國總理李克強在米蘭理工大學的講話是他正在撰寫的一篇國際關係文章的“重要素材”。
  李克強當地時間16日在米蘭與意大利總理倫齊共同出席第五屆中意創新合作周大會並致辭。專攻國際關係的馬克特地研究了這場講話。
  “我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意大利有部電影,名字翻譯成中文是《中國離我們很近》。”馬克對中新社記者說,聽完李克強總理的講話後,他感到“中國就在我們身邊”。
  正如李克強指出,中國與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國,分別是東西方文明的傑出代表,兩國在絲綢之路上的交往源遠流長。馬克說,兩國在文化、經濟等各領域都有許多可以互相借鑒學習的東西。
  不久前,馬克曾到中國旅游,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這段旅游經歷中,中國高鐵給馬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基本上都是坐高鐵出行,感覺很方便”。
  馬克認為,歐洲應該學習中國的經驗,更新基礎設施。“這不僅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還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
  在講話中,李克強表示,中方願同意方加強科技、工業設計、製造業等領域的創新合作。相信通過雙方攜手努力,科技創新合作將在兩個偉大文明的交匯中煥發出時代的光彩,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聽到這句話時,米蘭博士沙龍主席索華感到“很振奮”,“我覺得以後中意合作將全面進入快車道,特別是在李克強總理提到的那幾個方面。”
  在一家建築公司工作的索華說,中國是他們公司最大的市場。李總理所表達的與意大利加強合作的意願對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與此同時,索華認為,中意加強創新合作對於雙方來說也是有利的。他說,現在中國很多企業都在談轉型,希望從產業鏈的末端走向上游,由“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這一點可以借鑒意大利的成功經驗。
  “以前,意大利製造業也在為德國代工,服裝業為法國代工。現在,意大利製造體系日益成熟,其中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鑒。”索華說。
  米蘭理工大學畢業生張晨表示,聽完李總理講話後感覺中意之間可以借鑒的方面很多。當天專程回到母校參加活動的張晨,表示“很受啟發”。
  “我是學建築的,並且在歐洲生活了六年,感覺中國和意大利在建築文化交流方面有許多東西可以相互借鑒。”張晨說,目前中國正在推進城市化建設,歐洲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張晨說,在中國人的眼裡,意大利代表著時尚。其實,意大利的“美麗鄉村”更值得一看。意大利的鄉村建設更貼近生活,那種保留原生態生活狀態的城鎮化設計,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很有借鑒參考價值。
  對於李克強所提到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科技創新不僅來自對科學的瞭解,對技術的把握,也源自於創意。張晨表示,中國和意大利兩國青年人應該加強加強交流,把智慧集中到一起,“碰撞”出火花,這樣能產生很多創意,創意多了,也就離創新更近了。
  李克強總理訪問意大利期間,張晨明顯感受到這裡掀起了一股中國熱。“我身邊的許多同學都對中國極為關註,並有意前往中國工作。”張晨說,而在幾年前,他們之中有些人對中國還幾乎一無所知。  (原標題:米蘭熱議李克強大學講話:”中國就在我們身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kntv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